“飞针方寸间,一叶一世界。”叶雕这门艺术形式,由西周传承至今,在2015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天,交小团将带大家走进叶雕中的微观世界,领略传统非遗之美。

从一片叶子的脉络开始回望,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叶雕的起点,是“剪桐封虞”的美好典故;其普及,是“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的盛行景象;其鼎盛,是明清时期“叶雕寒玉深凝碧,花嵌精金密覆黄”的巧夺天工;而当代叶雕,更是配合现代工艺处理,经手工精雕细琢,一笔一刀,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

叶雕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选后的树叶要经过揉制、修剪、锤压、浸泡、雕刻、研磨、熨烫、漂白等60多道工序,运用绘画、微刻、剪纸、书法、篆刻等工艺,3到4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可观赏和收藏的叶雕作品。这种精心制作的叶雕作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耐酸、碱、潮湿,叶黄而不脆,筋络弯曲而不断。

叶雕在艺术创作的美学原则上与其他艺术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独有的特点。叶雕具备了版画,微雕,剪纸等艺术的表现形式,吸收了它们创作的长处。而不同之处在于叶雕取材自秋季成熟的自然落叶,巧借天然,突出意趣,展示出大自然巧夺天工与天人合一之景象;利用叶材纵横交织的脉络、自然残缺来创造出叶片的生命状态,造就出神奇的艺术世界。

镌刻岁月于细微叶脉间。叶雕以叶为纸,以刀为笔,融合了自然的脉络与匠人的巧思。枯荣之间,叶雕赋予了叶片第二次生命,使其从平凡走向非凡,将瞬间定格成永恒,让观者惊叹于这微观世界里的大美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