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乡村振兴战斗全面打响之年。这一年,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也正式走上了支教岗位,走上了三尺讲台,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听听他们的心声。
文铭,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现于酉阳县车田乡中学小学支教,担任五、六年级英语老师、五年级体育老师和六年级科学老师,兼任校田径队教练员、车田乡文化站宣传员。
刚刚接手英语课程的时候,我感到心潮澎湃,因为在我小学学习英语的时候就感觉英语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可是现实却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在我头上。这里的孩子英语基础十分差,到了六年级许多孩子连英文字母都还认不全,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没有那么高,一时间让我十分沮丧。在上科学课程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棘手,因为很多东西我甚至学得都不太精,我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备课、学习,而且这里缺少工具,在讲解简单机械的时候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不能理解。

文铭在英语课上请学生回答问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将这句话教给了我的学生们,与他们共勉。我在这里遇到的困难越多,越说明我来这里的必要性,越说明我当初做这个决定的正确性。学生英语基础差就给他们补基础,他们积极性不高,就采取趣味课堂的方式让他们感兴趣;缺少工具就采用视频等其他方式让学生学会。不论是于我或于学生而言,吃的苦越多,遇到的困难越多,只要困难不把我们压倒,那么就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齐佳宝,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现于酉阳县车田乡中学小学支教,任车田乡中心小学三、四年级英语老师。
9月1日,车田乡中心小学校的孩子们迎来了开学的日子,开学第一课上,安全知识、疫情防控、先进人物事迹等为孩子们的新学期学习生活增添了动力,而我也光荣地登上了那三尺讲台,担任三、四年级共计四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
校园里一声声的“老师好”,时刻提醒我这位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要担当责任,用行动为孩子们做好表率。更令我感动的是,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时,有两位同学跑过来问我:“齐老师,今天下午有英语课吗?你来上课吗?”听到我不能来上课,他们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想来,我们的相识也不过短短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可竟收获了孩子们这般的喜爱与认可。教书育人,育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育自己”呢?

齐佳宝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支教一年,自教一生。愿孩子们收获知识,我将与他们共同成长。
何琴,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现于酉阳县花田乡花园小学支教,任二年级语文、书法、音乐、艺术、手工课辅和六年级科学老师。
8月底,我积极参与了全县组织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和各位新老教师一起,对上级下发的各文件以及各准则、条例、规定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在开学之际,不仅提醒了我们要不忘初心,潜心教育,还要树立正确的理想抱负以及价值观,进而以教师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随着报名工作的展开,我对花园小学整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针对学校的课程安排向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开学后不久,主动报名参与了学校社团活动,和另外四位老师一起负责开展音乐舞蹈社的课程。
9月10日是开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坐在办公室,望着手边的一堆教师节礼物,写下这些收获与感想:山村孩子的世界是多么单纯啊……因为我是老师,他们没有理由地喜欢我;因为我是老师,他们把最好吃零食的分享给我;因为我是老师,恨不得用最洪亮的声音回答我的问题;也因为我是老师,一双双水灵的大眼睛告诉我,他们渴望知识。此刻,我着实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许小小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所谓在一行爱一行,我将不断地告诉自己:要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对待我的学生,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计名利、潜心育人。哪怕是短短一年的时间,我会用实际行动去书写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一年以后,向学生和家长、向组织和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何琴与学生合影
黄林薇,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现于酉阳县花田乡花园小学校支教,任三年级语文、外语、音乐、艺术课程辅助活动、体育课程辅助活动和一年级音乐老师,兼任学校音乐、舞蹈社团活动指导老师。
2021年9月1日,是我真正地以教师身份站上讲台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是忐忑紧张的,同时也是兴奋和激动的。虽然,我已学习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在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学府路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教学实习工作,但是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我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很快地融入其中。上完开学第一课,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课堂上,我能够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他们对于知识的憧憬和渴望,下课了,孩子们会一拥而上,把快乐的事情与我分享。中午,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下午,辅导他们完成作业。虽然我不是孩子们的班主任,但是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在短短的几天内已经把我当成了班级里的一份子,信任我、肯定我,让我对学校、对班级有了一种家的归属感。

黄林薇在给学生上英语课
在过去的两周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天放学后,在坐其他老师的车前往中心校的乡村公路上遇到成群结队放学回家的学生,他们看到我们经过时,会暂停脚步,驻足原地,敬少先队队礼,望着他们真挚的眼神,我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少先队礼代表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看到了质朴无华的诚挚情感。车从山间开到半山腰,我们在路上看到了一个正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此时距离放学已一个小时有余,每天从家走到学校、再从学校回家,路程远的孩子便需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
我始终认为,站一天讲台,就应奉毕生真情。作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们应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教学条件,没有经验,就要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经验,将一年的青春扎根在此,奉献在此,用自身所学为这里的教学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