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丨走访,考察,调研,重庆交大学子深入奉节县大湾村开展旅游扶贫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年07月17日 16:31   点击量:

7月16日,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筑梦彩云间”三下乡实践团登上了奉节县大湾村的鸡公山,对鸡公山上的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杨业付先生向同学讲解农场发展现状

 

同学们先来到位于半山腰的奉节县业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杨业付先生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他的农场。他的农场面积有80亩,种植有脆李、西瓜以及一些蔬菜。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农场建设晚,两年前才开设,他说:“如今已经可以盈利,再过两年就能回本。”

 

杨业付先生带领同学参观他的农场

 

“我专门嫁接了新品种,这种李子口感好”,杨业付先生说:“另外一点就是施用农家肥,农家肥种出的果子口感要好上很多。”除此之外,杨业付先生的农场还发展了林下经济,果树下的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这让同学们很受启发,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发展旅游,都要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卢得兵先生带领同学参观鸡公山农场

 

之后同学们又来到了规模较大的鸡公山农场,该农场隶属奉节县永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卢得兵先生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鸡公山农场。农场面积有310多亩,种植有脆李、葡萄、樱桃、柿子、桃子、苹果等多种农作物,产品有自己的品牌,脆李年产量有40万斤,已远销至福建、广东等地。此外,农场还提供采摘、餐饮、住宿、娱乐等设施,采摘旺季每天能来几百人。

 

卢得兵先生带领同学们考察位于农场内的清代土地庙遗迹

 

同学们发现,鸡公山农场的发展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下一步就是完善相关设施和改善经营模式。同学们从卢德兵先生那里学习到了山地农场的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了旅游规划意见,并提出了关于农场后续发展的建议。

 

同学们在鸡公山山顶合影

 

通过几天的考察,同学们发现,大湾村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乡村旅游的产业基础比较完善,且交通通达度较高,如果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会得到较快和较好的发展。

图:闫相儒

文:闫相儒


上一条:三下乡丨旅游扶贫,规划先行—重庆交大学子为奉节大湾村乡村旅游发展谋篇布局 下一条:三下乡丨305米输水管道一飞冲天,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关闭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 联系电话:023-62652448 地址:重庆交通大学雅园小区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