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丨旅游扶贫还需才艺助力—当交大学子遇见文武双全的卢爷爷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年07月20日 14:33   点击量:

“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是关键。精准扶贫任务重,全村上下齐行动。”

“党员干部不懈怠,六个精准全做到。驻村干部干劲大,艰难困苦都不怕。”

“人民群众齐参与,不惧烈日和风雨。脚踏实地路明朗,勤劳致富奔小康。”

......

7月12日,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筑梦彩云间“三下乡”实践团的同学们来到奉节县白帝镇的大湾村,到达目的地后刚收拾完行李走出房门,便听见一阵富有磁性的声音——有人在用喇叭播放着有关脱贫攻坚的诗歌。

走进一瞧,原来是一位老人在拿着一个带着铃铛和彩色布条条的短棍,和着诗歌舞蹈。

 

卢爷爷在跳连响舞

 

 

强身健体连响舞,政策信息宣传广

 

经过询问,同学们了解到,这位老爷爷正在跳的是“连响舞”,是这里的一种民俗舞蹈,表演时用小竹棍敲击人体各个部位,因敲击竹棍时连连发响,故名连响舞。配合着诗歌的节奏,老人跳的有模有样。

老爷爷说:“跳连响时全身都能活动开,是老年人最好的锻炼方式,还能宣传政策。”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让扶贫政策得到宣传和推广,可谓是一举两得。

 

同学们与卢爷爷合影,卢爷爷曾在老年讲习所宣讲政策

 

这让同学们发现了突破口,大湾村的旅游事业中还可以吸收和发展民俗活动,让连响舞之类的传统的舞蹈更好的传承和推广,也为旅游和扶贫工作助力。

 

诗歌百首不能尽,脱贫攻坚实效强

 

第二天,同学们来到老爷爷家里进行入户访谈时,才知道这位跳起连响舞时神采飞扬的老爷爷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更了不得的是,喇叭里播放的那些诗歌,都是他自己录制的,还都是他自己写的!

 

同学们与卢爷爷进行访谈交流,听卢爷爷讲故事

 

老爷爷名叫卢明章,退休后来到大湾村生活,写诗已有两年了,创作诗歌上百篇。最初写这些有关脱贫攻坚的诗歌,是因为他看到了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来到大湾村后“各项工作来帮助”“处处都能解难题”,他对驻村工作队的态度是“我们永远不忘记”,所以写诗来记录和赞扬。

卢爷爷的一首《脱贫攻坚顺口溜》还在2018年奉节县脱贫攻坚诗歌大赛中获奖。获奖后的卢爷爷更加自信,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修建基础基础设施,卢爷爷总会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村里脱贫攻坚的工作情况。

 

卢爷爷在翻阅资料来写诗

 

同学们听卢爷爷讲述他笔下的驻村工作队在大湾村的工作事迹,领会了驻村工作队队员们脚踏实地踏实做事的工作作风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攻坚精神,也更加清楚地明白了自身在本次“三下乡”的使命和责任。

 

中华文化需传承,牢记使命有担当

 

7天的时间实践时间里,同学们多次和卢爷爷交流,阅读了卢爷爷的诗歌,同学们还发现,卢爷爷的诗歌所描写的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工作事迹,还有“瘦木白帝庙诗僧”“联军政委彭咏梧”“临委联络江竹筠”等等涉及白帝城历史和革命先烈的故事。

 

卢爷爷的诗已经写满五本

 

问及为什么写这些题材的诗,卢爷爷说:“我写的诗歌要有作用,我给年轻人看,给年轻人讲,把文化传给下一代。”卢爷爷要把历史写成诗来念,把精神编成歌来唱,他还要跳着连响舞来唱,要用“热闹的方式”给大家看,这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奉节有“中华诗城”的美誉,而诗城要有诗人要有诗,通过与卢爷爷的交流和学习,同学们对自己的旅游资源考察有了新的方向和突破口,同时也学习到了卢爷爷“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把正能量传递到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的那种为祖国未来考虑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图:闫相儒

文:闫相儒


上一条:三下乡丨短相处,长久情,校友师生共践行文化扶贫 下一条:三下乡丨旅游扶贫,规划先行—重庆交大学子为奉节大湾村乡村旅游发展谋篇布局

关闭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 联系电话:023-62652448 地址:重庆交通大学雅园小区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