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心燃梦”三下乡小分队的队员们经历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在巫溪天元乡吉龙村与05级房管专业校友宿兵见面。学长立足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实践经验与队员们在文化扶贫上进行了交流。

优秀校友献力量,文化扶贫代代相传
一张桌子,几个板凳,露天席地,宿兵学长和队员们在这简陋的环境下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校友宿兵担任重庆市巫溪县兴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从事扶贫相关的工作,作为小分队同院的学长,他表示自己很愿意为团队的活动开展提供帮助。学长肯定了队员们三下乡的行动和努力,并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为大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走出学校,进行实地调研,真正地去了解社会和民情。在这些国家级贫困乡里,大学生们一两周的教学也能让留守儿童扩宽眼界,理解大山之外的世界。在进行了交谈之后,宿兵学长还与小分队成员进行了合影留恋。

千里之行热情相迎,辗送物资愿愿传承
宿兵学长在得知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下乡小分队会来到巫溪进行扶贫实践活动时,立马联系了团队的指导老师。宿兵学长表示“作为同校师生中的一员,能为学校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尽到自己的力量,感到十分高兴。同时,看到大学生进行扶贫工作感到十分的欣慰,希望三下乡扶贫做到不同代的传承。”

小分队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对于调研中的一些问题会感到迷茫,但宿兵学长的到来,让队员们看到在扶贫路上不仅仅是大学生们在前进,更有一代代人的努力。文化扶贫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小分队走在重庆交通大学校友踏出的路上,为巫溪天元乡吉龙村的改变而尽力,也是一代代交大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