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的由来是依秦朝时期遗存的民间传说故事而延展开的:秦始皇的儿子自打出生之日起日夜哭闹不止,但自某日因看到窗户上表演的人影就不再啼哭,秦始皇便遣人找到民间艺人用纸剪成不同的人形在灯前的窗户上表演,这就是皮影戏最初的表演雏形。繁盛时期是在宋代,明末清初时皮影戏艺人的选材由纸张逐步改为驴皮。皮影戏的普及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皮影制作也更精细复杂,在表演上也增加了一些动物的动作,皮影戏的声腔音乐丰富多彩,直到清末民初,中国的皮影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主要由皮影、舞台、唱腔、唱词念白等构成。单就皮影的制作就分为八个步骤——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最后发汗熨平、缀结完成,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舞台分为观赏区和表演区,表演区设有帷幕,遮挡表演者,同时突出影人的表演,帷幕两侧多有圆木柱,柱上有楹联,如“百万世事三星月,千古风流一世间”等,专用于迎神赛社的皮影固定戏台;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等,唱腔各不相同,剧目的唱词念白也各具特色。
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近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冲击,皮影戏正面临消亡的危险,亟待抢救与保护。希望大家与交小团携手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皮影戏文化遗产,让其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