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时代新风潮 雷锋精神伴我行--研支团队长文铭


2022年04月26日 09:08  作者:  来源: 点击:[]



文铭,22岁,就读于重庆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已推免至数学与统计学院系统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现为重庆交通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



 

向优秀看齐

文铭在支教团的主要工作是参加学校的教学工作,此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当地参与或组织开展的青年服务工作。

“宏观上来说,我每一天都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但是我们来到酉阳支教的这一年,如果只是在学校完成规定动作,教会学生知识,我想或许有点单调,也没有真正体现研究生支教团的意义。我之前一直有思考一个问题:来支教为什么要选拔具有推免资格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难道一般的本科毕业生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吗?我后来给对自己给出了两个回答:第一、扶贫先扶智,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但城乡差距依旧不小,特别是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差异,农村学校亟需一批高学历的来弥补这一差距,哪怕这个资源不会一直在这里,但每年接力,也能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第二,我们这一批人在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上其实是不及当地的教师的,故这一批人被派来的意义恐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教育影响。用我们的亲身经历去影响这些小孩,把他们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简单直白一点,就是影响他们向优秀看齐。在他们以后的学习旅途上,会不自觉的告诉自己,要多上学,要勤读书,要与人为善,要朝气蓬勃。”

在这样的一种思想影响下,文铭在学校不仅着重教书,更着重育人,以及言传身教。35日是学雷锋日,34日的时候文铭与支教团的其他同学带学校的部分学生到车田街道上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支教团的成员认为对于这些孩子而言,除了活动本身也即垃圾分类的意义,对他自身的成长、善的价值观的培养才是他终身受益的东西。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

大学的四年是人生最美好的四年,可这美好的时光却是转瞬即逝。秋招之际,文铭没有选择留在城市找一份舒适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选择在毕业后支教一年。对文铭来说,志愿服务的步伐,一旦开始似乎便不会停下。

谈到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与愿景时,文铭表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带动校风形成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志愿服务对大学校风形成的推动应该在于德善二字。而给社会带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现代文明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那志愿服务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形成的重要助推力。”

文铭深知单凭一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这个社会,“不能让志愿服务这颗启明星只照亮我一人的青春。到了大二大三,许多曾经一起参加志愿服务的伙伴都逐渐地离开了志愿服务,或是倦怠,或是另有规划。我好像对志愿服务已经爱的无法自拔似的,不仅没有离开,还竞选了学生干部,先后担任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注管部部长、副主席等职务,希望引领更多的人走上志愿服务道路。”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支教环境艰苦,但是,支教的生活给文铭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网络虚拟世界。在重庆酉阳支教的一年中,有不少经历深深烙印在文铭心中,成为他永远难忘的回忆,也让文铭更加懂得了来到大山支教的意义。困境与压力没有吓退他,面对超出想象的艰难,他没有指手画脚、没有嫌弃退却,有的是对一方土地的珍爱,对梦想的坚守。因为在文铭心中,始终激荡着这句话:被需要的青春,才最宝贵!“祖国有需要,孩子有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也就义不容辞的出一份力,为教育建设奉献一些自己的力量,”文铭坚定地说到。

文铭表示:“在正式支教前有一次机会前往支教地看望当时正在支教的志愿者,从学校出发要历经6个小时的车程,蜿蜒陡峭的山路、一望无际的大山一度让我怀疑我的选择是否正确。可当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看见孩子们天真无邪地笑着,用他们稚嫩的嗓音一句一句地喊着老师好的时候,我坚信:我做了我这一生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文铭在经历过四年的志愿活动后渐渐懂得志愿者对社会的意义,虽默默无闻,又不可或缺。是志愿服务教会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担当奉献,甘之如饴;也是志愿服务教会了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自己的不平凡,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我们将永远在志愿服务这颗启明星的指引下,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青春的旅途中,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条:学校举行2022年五四表彰大会暨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月启动仪式

下一条:重庆交通大学2021年度二级团组织书记述职大会顺利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