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中的沙漠土壤化试验示范基地内,“路石行远 沙漠有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采访了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易教授在向日葵田中向三下乡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沙漠变土壤的“力学密码”。
图1采访现场
缘起“灵感”:力学也能治沙?
每当和记者谈起为何选择沙漠土壤化这条路时,易教授总会和我们分享那份跨越多年的兴奋和激动。当时的他在研究颗粒物质力学过程中发现,颗粒物质发生状态转换时,依靠一种万向结合约束关系。“当时我就联想到,如果可以让沙子拥有这种约束关系,是不是就和土壤一样可以自修复自调节了。”易教授补充道:“当时这个灵感出现时,确实让我感到十分兴奋。”
“力学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希望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来探寻事物的本质和真面目。”易教授为三下乡团队成员耐心讲解。他向成员们简单介绍了他的原创力学原理,即土壤颗粒间存在一种万向结合约束关系。这种万向结合约束下的土壤颗粒体,既可以保水、保肥为植物根系生长提供弹性空间,又像大地母亲一般“抱住”植物根系来维持稳定。这次“跨界”是易教授和他的团队首次在土壤的力学特性与生态属性之间建立起联系,而这种“勇闯无人区”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团队继续研发和推广。
于是,易教授带领团队来到了沙漠这个无人区,在力学治沙这个学术“无人区”内,也着手研究这份可能性。易教授一边行走在向日葵田中,一边和成员们分享这份“灵感”变为现实的科研路径:“通过反复试验,多次论证,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植物纤维素黏合剂,我们团队现在依然在不断改良优化我们的技术。”这种能使“一盘散沙”成为与自然土壤一样的“生态-力学”技术,是沙变土、进行沙地改良的关键。
传承“信念”:让科学原理和事实说话
易教授拉着记者观看他种植出来的向日葵,并略带自豪地向三下乡成员介绍他的向日葵田,“我们沙漠土壤化技术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啊,一般都像这株向日葵一般,长势好,颗粒饱满啊。”易教授向同学们重点强调用事实说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事实说话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向成员们展示了试验成功的萝卜、高粱、番茄、西瓜等农作物产品,并生动形象地解释了在沙漠土壤化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具有“倒装”结构的,这样生长出来的植物有着发达的根系,并且产量更高,品味更佳。
图2易教授分享土壤化植物
易教授和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路线,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沙漠土壤化”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易教授与实践团成员分享自己的绿洲梦:“万余亩沙漠能变成绿洲,我们要继续做下去,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变大,我们踏实做科研,争取为生态保护做出积极贡献。”在场的许多年轻教授也是沙漠土壤化团队的一员,他们传承踏实做学术,用事实说话的信念,是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鲜血液。
坚守“初心”:我和沙漠有个约定
“路石行远 沙漠有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命名时,就思考过这个“约”字的含义。记者询问易教授这个“约”字的由来,易教授指出,这个“约”不仅仅是代表着万向结合约束关系,同时也是他自己和沙漠的“约定”。这份约定的分量代表着一份责任,为生态文明作出贡献是鼓舞易教授和团队继续拼搏的初心和使命。易教授是在沙漠中种花的人,他将希望带给了这片小小的土地。
“沙漠有约”“我和沙漠有个约定”是易教授团队官方抖音号和哔站账号的用户名。易教授团队也通过新媒体平台矩阵对科研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就像给三下乡的这群孩子们讲解一样,我也希望现在的年轻朋友可以了解我们的技术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新媒体推广的效果初有成效,浏览量和点赞量均在较高水平,年轻一代也对这项技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采访记者在询问易教授对青年的寄语时,易教授这样与同学们分享:“敢于跨界,敢闯无人区,让科学原理和事实说话。”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三下乡团队每个人都将这句话记录在心,作为新时代青年和大学生骨干,团队成员希望传承“沙漠有约”的人文精神,传递“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承接“勇敢前进”的开拓风貌。
他在无人区用严谨求实的精神勇毅前行,他在花田中和茫茫沙漠许下约定;他是无人区的科研行者,亦是绿洲区的那份希望。易志坚教授带给青马班三下乡团队成员的,是坚定的信念和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