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


2023年08月15日 18:10  作者:校团委  来源:校团委宣传部 点击:[]


中共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的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要求,扎实推进《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落实落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党的领导,遵循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二、总体目标

认真对照《若干措施》提出的目标任务,用思想政治引领的实效检验改革创新成效,将组织力转化为引领力和政治成果,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我校共青团全面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和“大思政”体系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协同格局普遍形成,全校团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化能力明显提升,团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明显提升,扎实形成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新格局、新机制、新成效。

三、具体举措

(一)健全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聚焦强化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拿出极大精力狠抓共青团工作,将学校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格局,一体研究部署落实,确保团的工作和建设在学校党建工作考核中占比不低于10%。强化团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和定位,统筹支持团组织深度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充分发挥作用。校院两级党组织每学期分别至少召开1次常委(党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团的工作和建设、听取1次共青团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将党建带团建情况纳入校党委对院系党组织的巡察监督范畴,对发现的共青团工作中的问题,校团委负责指导帮助并做好整改。探索建立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督导考核,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风险或其他重大工作不力,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团组织和团干部严肃问责。尽快建立学生党员在基层一线为党做青年工作、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机制,有学生党员的学生团支部原则上由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

责任部门:党政办(党委巡察办、考核督察办)、校团委、宣传部、组织部、学工部、各学院党组织

(二)构建党委领导下团组织主导的团学组织体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实校院两级团组织对学生会、学生社团指导管理的工作责任。扎实推进《重庆交通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交大委〔2017〕85号)、《重庆交通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交大委〔2022〕54号)各项举措,指导共青团、学生会做好服务同学需求,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育人功能;贯彻落实《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交大委〔2022〕56号),促进学生社团更好培养同学兴趣特长,发挥社团育人功能。强化校、院、班三级团组织联动,完善校院两级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联动,努力形成育人合力。创新团的组织体系,激发班级团支部活力,探索依托学生社区、实践实习基地、网上青年社群等设置贴近学生的功能型团组织,全面建立学生会、学生社团团(总)支部。依规依程序优先推荐班级和学生社团团(总)支部委员担任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学生会骨干人选、学生社团负责人须经同级团组织前置把关、报相应党组织批准。

责任部门:学工部、校团委、各学院党组织

(三)建立团组织书记履职目标和评价办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团的双重领导制度,严格执行团市委协助学校党委、校团委协助学院党委(党总支)加强对团干部的教育管理制度。围绕“三力一度两保障”工作格局,区分本科、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明确校、院、班级团组织书记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团等重点工作中的具体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工作内容和形式,切实增强同学们的参与感、获得感。抓实抓好学院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评议结果抄送学校组织部门和所在学院党委(党总支),作为干部考核使用的重要参考。

责任部门:校团委、组织部、各学院党组织

(四)推进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规范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基本制度,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创新方式方法,拓展渠道途径,着力增强团支部政治教育功能,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校团委根据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发布的学习指引、内容供给,每学期制定学习计划,每个团支部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4次主题团日活动。学习内容应涵盖党的历史、基本理论、形势政策、时事热点、青年话题、成长发展等方面,针对学生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的思想困惑,以时事讲析、研讨碰撞、分享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尊重学生特点、照顾普遍多数,发挥同伴教育功能,增强组织生活的时代性、针对性、青年味。创新团课形式,让团课教育从“有意义”向“有意思”转变,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微团课”大赛。强化网络思政阵地、产品、队伍建设,推进“青年大学习”宣讲交流进校园和网上主题团课。

责任部门:校团委

(五)开展经常性、有组织的社会实践。统筹校内外资源,加强校地共建,每个团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校外考察实践、职业体验、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统一组织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采取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志愿服务等方式,每年常态化组织不少于50%的团支部开展团员青年向城乡社区、中小学、青少年之家报到。组织参与实施团中央“三下乡”、“返家乡”、“云支教”、“七彩假期”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培育不少于300支青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号召并组织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青年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实施青年志愿者社区行动,力争用2~3年时间,实施一批常态化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一批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一套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并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稳步扩大“第二课堂成绩单”参与面,着力在价值应用上推动校内校外、团内团外相衔接。常态化开展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提升大学生社会治理、校园建设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责任部门:校团委、学工部、各学院党组织、国际教育学院

(六)持续提升共青团员的精神素养和斗争本领。扎实提升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挑战杯、创青春等品牌项目的育人成效,持续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争做中国青年好网民行动,引导共青团员落实“五个模范、五个带头”的重要要求,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在社会生活中彰显奋斗精神、体现团员先进性。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持续性开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劳动育人功能,着力构建与劳动教育内涵意蕴契合、育人导向相符、价值引领相通的志愿服务育人渠道,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培养和引导学生党员、团员和“青马工程”学员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青年学生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战士不当“绅士”,勇于在生活中和网络上同一切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作斗争,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思想观念,更加坚定地跟党投身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责任部门:校团委、宣传部、招就处

(七)加强团支部组织机制建设。牢固树立工作到支部、到团员的鲜明导向,强化团支部作为共青团工作基本单元的功能,做到团员主要的学习实践活动由支部组织、政治骨干由支部推荐、团内荣誉由支部评议、帮扶对象由支部推选。落实班团一体化改革,原则上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加强团支部委员会建设,统筹设置纪律委员、劳动委员、心理健康委员。落实团支部书记报告重要事项制度,团支部书记对于同学中涉及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心理健康、宗教活动等影响大学生成长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信息应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级团组织加强指导,支持团支部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在学业进步、就业发展、家庭困难、心理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责任部门:校团委、学工部、各学院党组织

(八)加强团学骨干政治举荐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质量,突出政治标准和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实践特点和基层导向,校级青马工程学员中团支部书记、委员占比不低于60%,学员在向城乡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时长方面不低于20小时。注重从优秀共青团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引导共青团员认真接受政治训练、加强政治锻造、追求政治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目标、为光荣。落实“两个一般、两个主要”要求,把推优入党作为各级团组织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检验标准,作为团支部的基本政治职责,确保从高中到大学、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接续培养,形成畅通有序、前后衔接的培养链条。优先推荐团支部书记、委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校团委对学院团委书记、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校级学生会工作人员、学生社团团支部书记全部纳入校级团支书培训班、团干部培训班、社团负责人培训班的年度培训计划名单,做到培训全覆盖,学院团委对所在学院的班级团支部委员、院系学生会工作人员培训全覆盖。

责任部门:组织部、校团委、各学院党组织

(九)优化共青团工作支持保障机制。坚持校团委单独设置,按规定配置校、院团组织教职工团干部职数,配齐配强团干部特别是团组织书记,出现空缺一般应当在3个月内配齐。建立健全党员、团员青年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等担任校级或学院挂职、兼职团干部的机制,并给予一定激励。根据双校区实际,在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工作经费上予以统筹考虑和充分保障。在津贴补贴、工作量核算、职级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制度等方面修订完善相应条款,确保专职团干部不低于专职辅导员待遇。对于教师参与共青团主导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美育实践和劳动教育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工作量。

责任部门:组织部、资产处、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共青团工作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共青团履行为党育人政治职责。学校各级团组织和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方案》要求和内容,对照总体目标,抓实抓好各项改革措施和具体任务。

(二)明确任务,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精心设计实施步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各尽其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扎实推进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配合,协同推进。各相关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协调,统筹推进,严禁相互推诿,及时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地,定期汇报工作进度,督促提醒按时完成相关任务,确保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新格局、新机制早日形成。

上一条:《共青团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发展团员实施办法(试行)》修订版

下一条: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