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丨院坝课堂有歌声,文化扶贫有巧路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 : 2019年07月21日 12:58   点击量:

清晨,含苞欲放的蓓蕾上,闪烁着晶莹明亮的露珠,孩子们伴着朝阳汇聚在院坝。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心燃梦”三下乡小分队志愿者填写了垃圾分类的歌谣带动小朋友一起歌唱。孩子们的声音如展翅欲飞的蝴蝶,扑闪着灵动的翅膀,又仿佛塞外悠远的天空,沉淀着清澄的光。

队员们以歌谣的新形式让小朋友们将垃圾分类的知识铭记于心,用不同的方式让文化扶贫更加精准有趣。

 

 

文化扶贫出妙招,解锁垃圾分类新姿态

为了使文化扶贫更加的精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学习到垃圾分类的知识,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分队采用了自弹自唱的模式,将垃圾分类的内容以歌谣的形式呈现出来。队员将简单的调子和浅显的歌词融合起来,既通俗易懂,也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歌谣唱响院坝,师生情意相融

“当某天,你若看见,垃圾遍布代替了田野;当某天,你若看见,鸟儿不再去寻找春天;当某天,绿色重现,是否世界会继续改变……”,童稚清亮的歌声唱响在了院坝课堂的上空,歌声里饱含了热情和认真。课堂里,小朋友们和队员们一起唱歌,还有小朋友自告奋勇起来独自表演。

通过大家一上午的认真学习,师生们在课堂结束时共同唱响了歌谣,歌声弥漫了整个院坝课堂。在院坝旁等待李裕枫小朋友的爸爸说道:“这些孩子唱得真好听,老师们的歌词也写得好。”

 

 

课堂结束后,写词的队员宋伟辰感叹道:“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都能唱出我们教给他们的歌谣,记住歌词的内容并付诸实践。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留住绿水青山。”

 


上一条:三下乡丨走访脱贫“标杆”许登魁:辛勤走出脱贫路,奋斗实现好日子 下一条:三下乡丨产业为桥,助力旅游脱贫

关闭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交通大学委员会 | 联系电话:023-62652448 地址:重庆交通大学雅园小区 网站管理